当前位置: 首页 > 时讯

环球观点:9岁男孩花掉奶奶手机里的治病钱!家长请注意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3-05-09 16:24:16 来源:桂林日报

蒙女士是临桂区一家保洁公司的保洁员。4月30日,蒙女士的女儿张女士发现,她手机上有多条微信支付记录,且金额都比较大。蒙女士一头雾水,说自己没有买过大金额的东西。张女士细看支付记录,发现消费都是在快手极速版短视频平台上产生的,用于打赏视频主播,初步统计为22999元。

细问之下,这是蒙女士9岁的孙子小明(化名)打赏的。他拿奶奶手机玩的时候,想通过刷视频帮奶奶赚金币。除了看视频得金币外,他还去做任务,而打赏也能得金币。他见到视频界面上有打赏的链接,就点了进去,一步步充了值。


(资料图片)

蒙女士说自己在这个平台绑定了银行卡,但需要密码才能支付。而小明曾帮奶奶用手机支付过一次车费,记下了奶奶的密码。

蒙女士告诉记者,事发后,小明很愧疚,多次称自己长大以后会努力挣钱还给奶奶,还向奶奶保证,以后一定乖乖听话。

蒙女士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她患有心脏病,那些钱是准备用来更换心脏瓣膜的,已经攒了6年多。小明的父亲是一名快递员,工作很繁忙,孩子由奶奶陪伴的时间较多。

5月1日上午,张女士致电快手未成年人关怀辅导热线,讲述了事情经过,希望客服人员帮忙把那些钱退回。随后,张女士在客服人员的指导下,线上回答了相关问题。当天下午,客服反馈称,张女士提供的材料当中缺少证明是孩子消费的相关证据。随后,张女士又根据客服的提示进行了文字和视频材料补充。5月3日上午,客服反馈的信息仍然是缺少“孩子消费”的相关证据。

5月4日,记者致电快手未成年人关怀辅导热线,转述蒙女士的相关情况。接线员核实了记者身份,并安排专门的客服人员和记者对接。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非常重视涉及到未成年人打赏的问题,在接到蒙女士的申诉后,一直在指导对方完善申诉材料。客服人员了解蒙女士的困难之后,建议让她录一段当事人讲述事情经过的视频。当晚,张女士帮母亲把那段视频上传到快手客服平台,再一次进行申诉。

5月5日,申诉仍未获得通过。客服人员和蒙女士约好次日电话联系,直接向她和小明了解情况。5月6日,客服人员如约打电话了解相关情况。目前,事情仍在处理当中。

广西大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蒋鑫介绍,2020年5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和网络打赏纠纷提供了更明确的规则指导意见,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游戏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其监护人可以向平台要求返回打赏款项,平台应当退还。

当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交流的必需品,未成年人相对缺乏自制力,一不留神就容易沉溺虚拟世界。桂林市希望小学教师曾媛说,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工作很忙,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家里老人对手机不太了解。为此,作为父母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多进行亲子活动,让他们身体健康,内心充满阳光。父母要以身作则,尽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另外,父母尤其要管理好开机密码和支付密码,以免发生孩子私下消费的情况。

现在,包括快手在内的一些短视频和社交平台,都推出了“青少年模式”。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但避免孩子私自用家长的手机看直播、充值打赏,还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人一起努力。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